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上海开埠的早期记忆,随这艘沉船重现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0:34:52 79125

  【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——“长江文明”系列

  【编者按】长江,文物连贯东西、说话有海开沟通南北,声海随艘面如死灰网联结古今,报上埠交融中外,早期重现勾勒出中华文明的记忆模样。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上,沉船以“不尽长江滚滚来”为主题,文物一场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举办,说话有海开讲述了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、声海随艘形成与发展,报上埠之于中华民族融合、早期重现演进与复兴的记忆伟大作用。

 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,沉船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。文物面如死灰网长江,是诗、是歌、是画,更是半部中华文明史。本期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栏,甄选一批特色文物,以第一人称视角,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,带你探寻长江畔弦歌浩荡的文明记忆。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上海开埠的早期记忆,随这艘沉船重现

(☝点击海报,聆听文物故事)

  “百余年前,我沉入了长江江底的淤泥之下,数量巨大的货物与我一起被河床封存。景德镇窑瓷器、紫砂器、越南产水烟罐、木质水桶残件、桅杆、铁锚、滑轮……随着越来越多的船载物品被发掘、清理出来,部分瓷器底书的‘同治年制’款,证明了我所活跃的年代。那个时候,上海开埠不久,我代表的,或许正是上海走向国际大都市的蹒跚起步。”

  ——来自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自述

  文物简介:

  清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,也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、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之一。古船残长约38.1米、宽约9.9米,已探明有31个舱室。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,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、航运史、陶瓷史、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。

  清同治年间正是上海开埠初期。经考古人员水下探摸发现,长江口二号船底和龙骨平坦,有可能是一艘大型沙船,而沙船正是见证上海“以港兴市”成为现代大都会的重要航运载体。

  监制:张宁  策划:李政葳 李春鹏  统筹:唐颖 储佩君  文案:孔繁鑫  制作:李飞 曾震宇  设计:杜丹

  光明网、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联合出品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上海开埠的早期记忆,随这艘沉船重现

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题

[ 责编:刘昊 ]
本文地址:http://hainan.boxianghuihotel.com/html/61a8499854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内地启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10地区试点

【大国粮策】“锄禾日当午”遇上“代码田间舞”!南农AI农场主带你“云”种地

超大空间XR科幻体验展“Project X:星际友好计划”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

研究证实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

再威胁“派兵” 特朗普称要让芝加哥见识“战争部”的厉害

友情链接